做你喜欢做的事情,任何时候都不会太迟

0%

深度工作:效率越高的人,越懂得这四种技巧

深度工作

一、工作要深入:6个策略

  • 选定适合你的深度哲学

    • 禁欲主义哲学,指摒弃或最小化浮浅职责,实现深度工作最大化。如计算机科学家唐纳德·克努特通过屏蔽个人邮箱,实现无人干扰的高度专注。

    • 双峰哲学,指将时间分成两块,分别用于深度工作和其他事务。如卡尔·荣格隐居树林里的小石屋,将一部分时间用于不受干扰地写作;其它时间则用于在诊所看病、在大学讲课等。

    • 节奏哲学,指将深度工作转化成常规习惯。例如链条法:每天坚持某个习惯,并且在每天完成后,在日历上划一个大大的红×,过几天就能连成一条链子。继续保持下去,这条链子会越来越长。

    • 新闻记者哲学,指随时可插入深度工作。如记者沃尔特·艾萨克森因为工作的训练,让他养成了特别的工作习惯——只要有空闲时间,他就能立刻转入深度工作模式。

  • 习惯化

    • 通过养成严格内化的习惯,实现最大化的深度工作效果。如查尔斯·达尔文在雕琢《物种起源》期间,每天按照严格的时间,有条不紊地进行拆阅信件、思考、工作等

    • 养成高效习惯应注意的普遍问题:

      • 第一,确定适合进行深度工作的场所,并设定工作时长。

      • 第二,设置工作时的规则和程序,确保努力具有结构性。比如规定不能使用网络,或者设定每隔20分钟产出的文字数量。

      • 第三,做些事支持自己的工作,确保大脑保持高深度水平。比如提供足够的食物,或通过散步等方式帮助大脑保持清醒。

  • 要有大手笔

    • 通过对周围惯常环境做出巨大的改变,辅以投入可观的精力或金钱,由此提升任务的外现重要性。这种重要性的提升,将降低大脑继续拖延的本能,让人更有激情和能量投入深度工作。

      案 例:J.K.罗琳写作《死亡圣器》期间,入住爱丁堡中心的五星级酒店,由此完成了《哈利·波特》系列的最后一本书

  • 不要独自工作

    • 在恰当时机采用协作方式,可以推动深度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果。但不能过分追求交流,以免破坏专注的状态。

      案 例:贝尔实验室的开放空间将固态物理学家、量子论学家和世界一流的实验物理学者汇聚一堂。这样的协同交流成为发明晶体管的前提。

  • 像经商一样执行(4个原则)

    • 第一,明确最高目标。这样有助于集中精力达成目标。

    • 第二,抓住引领性指标,即专注于在最高目标上投入的深度工作时间。

    • 第三,准备醒目计分板。将深度工作时间记录在计分板上,一方面营造竞争氛围,驱使人专注,另一方面可以强化动机。

    • 第四,定期问责。比如在每周工作回顾中,反省自己的表现以不断调整,并利用它制定下一周的工作计划。

  • 图安逸:定期放松大脑有助于深度工作

    • 定期放松大脑的三个原因:

      • 第一,安逸时光利于提升洞察力。给有意识的头脑休息的时间,可以激活无意识头脑,从而理清复杂的工作挑战。

      • 第二,安逸时光利于补充深度工作能量。保持专注需要自主性注意力,但它是有限的,而无干扰的休息可让自主性注意力复原。

      • 第三,晚间安逸时光中放下的工作一般没那么重要。如果日程安排合理,白天的工作时间就已经达到每日深度工作的极限了,那么在夜里就没有足够的精力做到深度工作。

二、拥抱无聊,克服分心:4个策略

  • 忌不断分心,要不断专注

    • 预先计划好使用网络的时间,并严格执行,通过减少自己向分心屈服的次数,提升专注力。这一策略强调三个重点:

      • 一是即使工作需要大量使用网络和快速回复电子邮件,这个策略也适用。

      • 二是不论怎么计划使用网络的时段,都必须保证在这些时段外彻底屏蔽网络。

      • 三是在工作外也按计划使用网络,可以进一步提升专注训练的效果。

  • 像罗斯福一样工作

    • 西奥多·罗斯福就读哈佛期间,兴趣广泛,同时研究自然学,而且学习成绩也十分优秀,大一时就出版了第一本书,被称为“美国最博学的青年自然学者之一”。这些成果的取得,得益于他处理学业的独特方式:从上午8点半到下午4点半这段时间,他预留出时间背诵、上课、锻炼和吃午饭,余下的时间则全部用于专注其它学习。

    • 这一策略启发我们:在日常工作中,要不时地像罗斯福一样发起冲锋,以高强度工作,高效利用时间,实现专注力的高度集中

  • 有成果的冥想

    • 利用本可能被浪费的时间,如在走路、慢跑、开车时,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个难题上,实现有成果的冥想。有效执行这一策略,有两个建议:

    • 一是小心分心和原地打转。它们会阻碍冥想成果,所以必须警惕和提醒自己。

    • 二是组织你的深度思考。深度思考需要一定的架构。作者建议首先仔细考察解决这个问题的相关变量。比如你在试图解决一个数学证明,它的相关变量可能是假设或前提。通过考虑相关变量,明确下一步问题,为自己的注意力指明方向。

  • 记住一副牌

    • 人的大脑不适合记忆抽象信息,而擅长记住场景。美国记忆力冠军罗恩·怀特的记牌窍门,就是基于这一见解而获得。这一窍门包括三个步骤:

      • 步骤一:穿行家里的5个房间,记住每个房间看到的10件物品,再加上院子里的2件,凑齐52个。

      • 步骤二:将52张牌中的每一张与一个难忘的人或东西相对应。为方便起先,给每一张安排一个有逻辑联想的形象。

      • 步骤三:在脑海中穿行每个房间,把遇到的每一件物品与难忘的人或东西,以及某张牌对应起来。连续多走几次,以便铭记脑中。

      • 作者强调这一策略的关键是: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,就可以提高专注力

三、 远离社交媒体,谨慎选择网络工具:3个策略

  • 采用关键少数法则

    • 关键少数法则,是指在许多情境中,80%的已知效果源自20%的可能原因。这提醒我们最重要的20%的活动做出了大部分的贡献。也就是说,将时间花在高影响力的活动上,才能最大限度达成目标。这一策略包括两步:

      • 第一步:明确职业和私人生活中的高层次目标。

      • 第二步:以高层次目标为准绳,思考当前使用的网络工具,评估它对达成该目标是积极影响、消极影响,还是无影响。

      • 而决断标准是:只有你认为一种工具会带来积极影响,并且这些积极影响大于消积影响时,才继续使用这种工具

  • 戒掉社交媒体

    • 尝试30天不使用社交媒体服务,不用主动告诉他人这个消息,也不用删除这些服务。经过30天的网络孤立,针对当前戒掉的每一个服务,问自己两个问题:第一,如果一直用这种服务,过去30天会过得更好吗?第二,人们是否关心我有没有在用这种服务?

    • 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“否”,那么永久戒掉这项服务,如果答案是“是”,则重新启用。如果答案不肯定或模糊,则自行决定是否重新使用。

    • 需要强调的是:多数人在社交媒体中刷存在感的做法,让他们草率地将时间和精力碎片化。社交媒体只是产品,它们可能会有趣,但对我们的人生目标无足轻重,而且它们是我们完成深度工作的巨大阻碍

  • 不要用网络来消遣

    • 在生活中,如果我们把每个无聊的时刻(如排队5分钟,餐厅等朋友)都用来浏览智能手机,那么大脑可能已经被重新编排,这将导致我们不能胜任深度工作。

    • 在空闲时,如果没有给自己安排特定的任务,网络是一种极具诱惑的选择。如果你想抵御诱惑,就得给大脑找些高质量的活动代替,如读书、运动、与益友面对面交流等等。这样能避免分心,保持专注的能力,也让我们活得更充实。

四、砍掉浮浅工作:5个策略

  • 做好一天的计划

    • 这一策略重在使人们认识到,深度工作要求我们尊重自己的时间。作者建议:为本策略准备一本笔记本,提前规划好每个工作日的工作安排。但需要注意:允许日程中有突发改变,甚至可以主动寻求改变。

    • 具有综合计划能力和愿意修改自己计划的人,相比没有任何规划的人,将享有更多的创造性洞见。

  • 定量分析每项活动的深度

    • 这一策略,要求我们明确每个工作任务的深浅度,以便将更多的精力倾注于深度工作。

    • 评估工作深浅度时需要注意两点:一是,需要大量专业技能的工作,极有可能是深度工作。它既有更多的价值回报,又可以锻炼能力。二是,比如让大学生能够很快上手、不会提高专业技能的工作,大多是浮浅工作。

  • 向老板申请浮浅工作预算

    • 设置浮浅工作时间,并将它控制在这个预算范围内。对于大多数非入门级知识工作岗位,浮浅工作预算通常在工作时间的30%~50%之间。

    • 如果自己是老板,应该问自己这个问题。因为你“繁忙”的日程中,只有少部分时间真正产出价值。

    • 如果自己是员工,应该和老板谈论这个问题。这样做是为了,使你在特定情况下,能够更合理地拒绝某项任务或减少浮浅工作量。

  • 5点半之前结束工作

    • 除极个别例外,作者不在5点半后发电子邮件。一般来说,电子邮件和我们的工作紧密相连,也就是说作者不在5点半后工作。他把这种坚持叫做固定日程生产力,即确定一个工作目标,并设置工作时间上限,达到时间上限时则停止工作,而在工作时则专注于有生产效率的深度工作。固定日程生产力能获得成果的原因有两个:

      • 一是,采用固定日程生产力的方法,让人在做选择时有所侧重。这样能促使我们严格缩减浮浅工作,保持深度,在解放了时间的同时,保证创造的价值也不会减少。

      • 二是,因为时间有限,才能更谨慎地思考个人的组织习惯。这使得我们产出的价值,高于花费长时间但日程安排混乱的人。

  • 变得不容易联系到

    • 掌握电子通讯中耗费的时间和精力的控制权,有三个技巧:

      • 第一,让发电子邮件的人做更多工作。如作者使用“发件人过滤器”的方法:如果有人要联系他,可以在网站上找到一个特殊情况专用电子邮件地址,同时会附带“不要对收到回复报太大期望”的信息。

      • 第二,自己在收发电子邮件时做更多工作。如作者运用“流程导向”的方法,即梳理收到邮件的信息指向哪一个项目,成功完成项目接下来要做什么?
        在回复邮件前,多花些时间理清当前处于哪个步骤,然后强调接下来的步骤。这样可以减少收到的邮件数量和漫无目的的思维混乱。

      • 第三,不要回复。在你职业环境允许的情况下,这一技巧可参考以下三条规则,区分哪些信息不需要回复:

        • 其一,邮件内容含混或者存在其他问题,很难给一个合理的回复。

        • 其二,你对这个问题或者提议不感兴趣。

        • 其三,如果回复,不会有好结果;如果不回复,也不会有好结果。

五、结语

作家威妮弗雷德·加拉格尔说:
我将活出专注的人生,因为这是最好的选择。

1
深度的生活并非你必须要这么做,而是如果你想拥有更富效率和更有意义的人生,你就得跨过舒适区和恐惧,将自己的头脑发挥到极致。